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c4lvin
研究員 @FourPillarsFP |上一頁 @chainlight_io
Just unlocked Diamond status on @boundless_xyz mainnet beta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Verify" section where you can leave the website open and run verification idly, it has become significantly easier to raise tiers. I feel like yap rewards are kinda converted into public sale tiers.
personally love this compact program, compared to ~6 month of lazy farming ;)

2.93K
: : 驗證與信任 - EigenCloud 和 Boundless 的兩種不同方法
驗證是人類的本能。我們不斷地進行驗證 - 確認會議時間、檢查產品評價、驗證信息。
但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越來越無法驗證幕後發生的事情。我們的驗證本能與能力之間的這一差距,造成了數字系統中的根本信任危機。
@eigenlayer 和 @boundless_xyz 是兩個開創性的項目,針對這一挑戰的不同方面進行探索。
1. EigenCloud
EigenCloud 針對「相互主觀」的驗證,即無法數學證明但理性觀察者會同意的事物(例如 DAO 治理決策、激勵公平性)。利用 $EIGEN,一種具有獨特分叉機制的代幣,EigenCloud 實現了由經濟安全支持的可驗證性。
2. Boundless
作為建立在 @RiscZero zkVM 基礎上的去中心化證明市場,Boundless 實現了由加密證明保證的可驗證性。因此,Boundless 專注於具有明確輸入/輸出的確定性計算。
這兩者並不是競爭的願景;它們是互補的層次。EigenCloud 在主觀判斷重要的地方表現出色,而 Boundless 在數學確定性可能的地方佔據主導地位。
我們正處於驗證技術與市場需求相遇的轉折點。今天建立這一基礎設施的項目將定義我們明天如何與數字系統互動。問題不在於可驗證計算是否會成為標準;而在於我們能多快達到這一目標。
1.68K
c4lvin 已轉發
韓國 TG Mindshare 在 TGE 前 24 小時的前 20 名
第 1 名. @AbstractChain @bram_m11 @SiwonHuh 表現出色
第 2 名. @gaib_ai 昨天舉辦了一個社區活動
第 3 名. @Sidekick_Labs 與許多韓國 KOL 進行直播 @ROKMCFIREANT @sikiri0 @oldman_cek
第 4 名. @Mira_Network @Edward__Park 表現出色,大家每天都有發帖
第 5 名. @irys_xyz 韓國人喜歡玩他們的遊戲
+ @monad gmonads @sungmo_nad

26.74K
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擴展是不可避免的
比特幣無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最近的比特幣會議上對比特幣生態系統進行了全面評估後,顯然比特幣的技術基礎設施正在經歷快速的變革性增長。
比特幣生態系統中增長最快的部分包括:
- 以 @babylonlabs_io、@Lombard_Finance 和 @SolvProtocol 為中心的重新質押和流動質押
- 實施增強型 BitVM 的先進 L2 解決方案,並結合 @SuccinctLabs SP1 和 @RiscZero zkVM 以實現信任最小化的橋接
- 主要 L1 鏈推動 BTC 項目,接納 BTCFi 項目
由於最近有顯著的更新,我想在這裡介紹它們。
1. @babylonlabs_io
- 提議將比特幣質押提款時間從約 7 天縮短至約 50 小時。這一 T+2 結算標準與傳統金融要求相符,使得 Babylon 質押對機構參與者更具吸引力。
- 與 @krakenfx 合作推出比特幣質押服務
- $BABY 在韓國主要交易所 Upbit 上市
2. @SuiNetwork 推動 BTCFi 項目
- Sui 已成為 BTCFi 項目的最積極推廣者,以嚴謹的技術複雜性接近比特幣整合。
- 聯合創始人 @EmanAbio 發布了 Sui 的 BTCFi 策略的詳細分析;直接支持鏈級基礎設施中的 BTC 橋接,如 @ikadotxyz 的 2PC-MPC 橋和 Sui 的原生 BTC 橋。
- 積極接納 BTCFi 項目,如 Lombard 和 Native,
- 與 BTC 相關的資產現在佔 Sui 總資本的 10% 以上。
3. @aave 討論 BTC L2 整合
- @build_on_bob 向 Aave 治理提交了一項提案,建議添加 SolvBTC / openUSDT。
4. BitVM
- 發布了 BitVM3 白皮書
- 提議大幅減少證明大小和成本
5. @citrea_xyz
- 宣布通過 BitVM + @boundless_xyz 推出比特幣首個 zk-rollup 的路線圖
比特幣的生態系統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與有利的價格動能相吻合,為生態系統項目創造了最佳條件。這種技術創新、機構採納基礎設施和市場條件的融合表明,我們正在見證比特幣從數字黃金演變為全面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時刻。
關鍵在於在條件仍然有利的時候把握這一動能 :) 希望比特幣生態系統能明智地利用這一動能,並在不久的將來捕捉市場!




6.75K
c4lvin 已轉發
驗證者管理必須成為第一層代幣經濟的一部分
雖然像@ethereum或@solana這樣成熟的網絡可能需要不同的討論,但新推出的第一層鏈的現實卻截然不同。
在它們的早期階段,這些網絡通常會以一種準交易的方式向驗證者分配大量的委託作為“補償”,為網絡參與奠定起跑線。
雖然我沒有詳細分析每個新鏈的驗證者集,但整體趨勢是明確的。成為前10名的驗證者通常保證年獎勵超過100,000美元。對於那些即使是中等認可的鏈,這個數字會攀升到300,000–500,000美元,甚至每年超過100萬的情況也並不罕見。
但問題不僅僅是驗證者賺得很多。
我的立場一直是:“只要驗證者所貢獻的價值等於或大於他們所獲得的,系統就是正常運作的。”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缺乏驗證這些貢獻的手段。如果代幣通脹使持有者承受負擔,而驗證者的實際影響仍然不明朗,這難道不是設計缺陷嗎?
像代幣獎勵這樣的定量指標在鏈上是透明記錄的。但驗證者的實際貢獻——社區支持、SDK改進、參與治理或組織本地活動——卻不容易通過鏈上數據捕捉。因此,大多數網絡對一個關鍵問題幾乎沒有可見性:“這個驗證者對生態系統實際上有多少正面影響?”
我相信基金會和核心團隊必須建立最低貢獻標準。僅僅根據正常運行時間和性能來評估驗證者的時代已經結束。技術可靠性只是基線。網絡應該全面評估驗證者在社區建設、開發者生態系統增長和治理討論中的角色。實質上,每個驗證者都應該有一個公開的“KPI儀表板”。
透明性不是可選的——而是強制的。基金會必須發布標準化的定期(例如,季度或半年)驗證者貢獻報告。理想情況下,這些報告應該允許鏈上數據(例如,獎勵、正常運行時間)和鏈外貢獻(例如,開發者PR數量、舉辦的活動、社區參與)進行並排比較。
這種程度的披露將使代幣持有者和社區能夠自己回答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這個驗證者獲得這麼多?”
此外,可能是時候考慮動態獎勵調整了。低於定義貢獻閾值的驗證者可能面臨減少甚至撤銷獎勵。相反,傑出的貢獻者應該獲得額外的獎勵。就像健康的企業衡量投資回報率一樣,健康的協議應該評估其“通脹投資回報率”。
代幣持有者和社區有權知道:驗證者提供了什麼服務來證明每年數十萬的獎勵是合理的?如果這種信息不對稱持續存在,最終將侵蝕對代幣的信任——並壓制其價值。
如果加密生態系統想要倡導去中心化和透明性,它必須首先審查其最大通脹受益者的活動。
說到底,通脹是網絡支付的成本。如果我們無法清楚地說明誰在獲得它,為什麼,以及多少——那麼代幣經濟就淪為空洞的算術。特別是當驗證者位於成本結構的頂端時,衡量和披露他們的效用不僅是良好的做法——而是一種生存策略。
每當我聽到某個鏈上的驗證者每年賺超過一百萬美元時,我都會誠實地問自己:
“他們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或價值,才能獲得如此補償?”
我相信,這種好奇心就是通往更透明和更具韌性的生態系統之旅的開始。
5.78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