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1/
Solana 正在推出其核心協定自推出以來最重大的變化:一種名為 Alpenglow 的新共識機制。
該線程分解了 Alpenglow 的工作原理、它與乙太坊的權益證明的比較,以及這對開發人員、使用者和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
2/
Alpenglow 用兩個新元件取代了 Solana 原來的歷史證明 + Tower BFT 共識:
– 轉子,用於快速區塊傳播
– Votor,用於快速簡單的投票
目標是提高通量、簡化方案並將最終確定時間縮短 100 以上×
3/
在Alpenglow下,Solana在 ~150 毫秒內實現最終確定性。
這是確定性的終局性。一旦交易被確認,它就是永久性的。不是概率性的,也不是“樂觀的”。
它取代了 Solana 之前在 Tower BFT 下的 ~12.8s finality 並完全刪除了 PoH。
4/
Rotor 使用糾刪碼碎片和單跳中繼來有效地傳播區塊。
Rotor 不依賴於領導者上傳頻寬或 gossip 樹,而是使用權益加權中繼來使總網路頻寬飽和。結果:傳播速度更快,延遲更低。
5/
Votor 用雙模式流程取代了 Tower 的投票鎖定和多輪終局性:
– 如果 ≥80% 的質押投票,則區塊在一輪中完成
– 如果 ≥60% 的投票,則同時進行兩輪
最終確定性 = min(δ₈₀%, 2×δ₆₀%),其中 δ = 這些 % 的賭注中的網路延遲。
6/
交易最終性 = 當交易變得不可逆時
這很重要,因為在那之前,它可以被審查、重新排序或放入分叉中
最終確定性是抵抗審查和鏈下信任的關鍵
Solana 現在在 ~0.15 秒內完成乙太坊需要 ~12.8 分鐘(2 個時期)
7/
區塊生產時間:
– Solana (Alpenglow):400ms 固定插槽
– 乙太坊:12 秒插槽
輸送量:
– Solana:1,000+ TPS 實踐
– 乙太坊:L1 上 ~30 TPS(依賴 L2 進行擴展)
終局:
– 索拉納:~0.15 秒
– 乙太坊:~12.8m
8/
乙太坊優先考慮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它容忍 33% 的對抗性質押,並擁有 ~1M 驗證者。Finality 在 >1/3 離線時停止。
Solana 容忍 20% 的惡意 + 20% 的離線質押。~2K 驗證者。集中式,但針對實際條件下的速度和容錯能力進行了優化
9/
乙太坊的設計現在越來越多地將 L1 視為數據可用性和最終確定性層。(RISC-V 提案進一步證明)
預計執行將在卷疊 (L2) 上進行,它繼承了乙太坊的安全性,但提供更快、更便宜的交易。
Solana 直接在 L1 上處理執行和共識。
10/
這種背離是戰略性的:
乙太坊傾向於模組化架構:
– L1:最終確定性 + DA
– L2s:執行 + 用戶體驗
Solana 仍然是鐵板一塊:共識、執行和結算都發生在同一層。只有現在具有毫秒級延遲。
11/
在開發人員 UX 上:
– Solana 最終確定性允許即時確認交易
– 沒有確認輪詢或塊深度邏輯
– 投票交易已刪除。更簡潔的應用程式代碼
– 執行 + 最終確定性 = 一步
乙太坊開發人員必須考慮重組風險、L1→L2 橋接和最終確認
12/
關於使用者體驗:
– Solana UX 快速且便宜(亞秒級交易,0.001 <)
– 乙太坊 L1 安全但速度慢且昂貴
– L2 改進了乙太坊用戶體驗,但增加了認知和技術開銷(橋接器、網路切換)
Solana 直接在 L1 上提供體驗。
13/
使用Alpenglow共識,複雜性也降低了:
– PoH 消除
– 通過BLS證書進行鏈下投票
– 無垃圾投票
– 自動跳過領導者失敗
這提高了驗證者的效率並降低了硬體成本上限,但性能要求仍然很高。
14/
安全權衡:
– Solana:容忍 <20% 的對抗性權益
– 乙太坊:<33%
Solana 以最壞情況下的拜占庭式安全性換取最佳性能和更快的恢復。
乙太坊優先考慮攻擊下的可預測性和穩健性。
15/
對應用程式的影響:
Solana 現在支援即時鏈上應用程式:
– 訂單簿 DEX
– 高頻交易
– 鏈上遊戲
– 社交協定
– 付款和匯款
– 即時 DeFi 自動化
無需 L2 即可實現可用延遲。
16/
底線:
乙太坊是模組化 rollup 堆疊的安全、去中心化的基礎層。
Solana 是一個針對即時使用進行了優化的高性能單片鏈。
Alpenglow 並沒有試圖複製乙太坊,它提供了根本不同的區塊空間。
相應地選擇。
3.39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