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几十年前就已经定义了一个支付层。HTTP 402 为支付层保留了空间,但网络从未有过原生的方式来实现它。x402 使网络请求能够原生地携带价值,并在同一流程中进行链上验证。 加密货币之所以不可或缺,并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而是架构上的原因。 1. 机器无法依赖信用运行。 法币体系是为人类构建的:身份验证、KYC、退款和手动争议循环。它假设买家有电子邮件、身份和耐心。 AI 代理可以签名,但无法进行 KYC。它们以加密证明的形式交流,而不是护照。法币轨道仍然依赖以人为中心的检查点,而这些在机器速度下都会崩溃。 加密钱包在原始层面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签名取代身份,代币取代中介。x402 让代理只需支付,通过 HTTP 头触发,ERC-20 转账在同一流程中得到验证。这不是用户体验,而是协议设计。 2. 微支付在法币经济下崩溃。 卡网络并不是为微交易设计的。它们的 2-3% 手续费和固定结算成本在一美元以下就会崩溃。一个 $0.001 的查询在清算之前就会亏损。这就是为什么网络围绕广告和订阅僵化:摩擦使得精确定价变得不可能。 x402 恢复了网络上真正的原子微支付。在像 Base 这样的 L2 上,转账通常成本低于一美分,足够低以计量每个 API 调用或计算周期。“需要支付”终于意味着它应该意味着的:为你使用的东西支付确切的费用,不多也不少。 3. 结算成为一种特性,而不是负担。 传统轨道将结算视为批处理过程,由银行和收单方进行对账。加密货币将这个窗口从几天压缩到几秒钟,更重要的是,使每个结果都可以进行加密验证。 没有退款,没有撤销,只有确定性的状态更新。这个权衡是故意的:机器商业更倾向于最终性而非宽恕。这使得自主交易成为可能。代理可以信任代码,而不是对手方。 4. 可编程性改变了游戏规则。 卡网络无法在交易层表达条件逻辑。你不能告诉 Visa “仅在查询成功时支付”或“每秒流式传输 $0.01”。加密货币可以。 x402 将支付转变为可编程的原语,具有可组合性、可检查性和可自动化性。这就是数字支付与互联网原生货币之间的区别。 5. 代币化卡片不是桥梁;它们是压舱物。 将信用卡上链并不能修复架构。它仍然依赖于集中发行者、法币结算和与身份相关的信任。该模型在一个 API 和代理点对点交易、无需许可或中介的世界中是结构上不兼容的。 代币化卡片扩展了法币的覆盖范围,但并没有使其自主。它们在新的外壳内复制了旧的控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