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预测市场仍然困在“美国中心”的茧房里,我们是时候走出来。 如果你是亚洲用户,有玩过 Polymarket 就会发现自己总是格格不入,90% 话题围着美国打转,自己很难找到下注的 。预测市场下注这个事情,说白了很很像互联网大厂的人买科技股,在某个领域浸淫多年,就更愿意对科技公司下注。 每个地区、每个兴趣垂类,都有大家更在意的领域,也都有大家更愿意下注的市场,不过为什么 Polymarket 却没有这些市场呢? 这是其实都是因为 Polymarket 等平台依赖人工选题,假如他们要把市场拓展到新的地域,还需要扩张团队,但是这终究是不可扩展的。 这就像新闻媒体需要找招聘新的团队来开展海外新闻市场。但是现在传统媒体的范式已经变了,变成用户生成、AI 审核、推荐分发,这个故事在 Wen2 已经发生过一次,预测市场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特殊的内容题材。 Buzzing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市场创造者。我们会 dayone 支持多语言的 AI ,想象这些话题,脑洞大开,但是也只有亚洲人会懂: “《流浪地球3》首周票房能否突破 30 亿?” “瑞幸今年会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咖啡门店数第一吗?” “雷军会在小米发佈会上提及 >5 次苹果?” 爆款的话题从来不限于美国,而 Buzzing 已经把这些想象化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