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撸的时代已经过去 接下来,是属于能产出、能长期积累的真实创作者的周期 做自己的账号不能再是无限透支信用。 怎么做自己的账号? 我总结成两个词:内部+外部。 内部:内容与能力的积累 1. 找到自己的专长领域 > 数据分析、研究分析、趋势研判、交易、段子、信息搜集等。 > 比如 @ChingChaLong02 专注 DeFi 项目分析 > @0xJamesXXX 以前会盘点赛道 KOL,方便大家找到学习方向。 我自己早期也在学 @Wolfy_XBT、@DRbitcoin36 如何用数据图讲故事。 2. 站在趋势风口写 > 提前关注新链、新协议、新叙事,抢占小趋势的早期话语权。 > 趋势起飞时,你的内容就成了别人查资料的“必经之地”。 > 比如我在很早期就参与了 @Sidekick_Labs ,并且去深度参与社区建设。当社区有了热度后,大家也会来翻帖子找我的内容。 3. 做一个“内容资产库” > 把高价值内容集中整理到 Notion / 别的网站,而不是只发推,比如 @YettaSing 4. 开小号实验内容风格 > 主号保持稳定调性,小号用来测试新话题和爆款形式。 > 踩中点子再搬到主号,降低风险、提高命中率。 外部:资源与场外支撑 1. 找到一份比短期账号收益更稳的事情 > 很多优质 KOL 的主业比接广告赚得多,所以做号时心态更松弛,把它当作记录生活和积累信用的副产品。 > 比如 @cryp_orange 曾分享过自己早期做ip 也是只是觉得好玩记录下来交易心得。 > 也有像 @KuiGas、@Greta0086、@Ice_Frog666666 这样的,通过撸毛以实现名利双收。 2. 合作共创 > 与其他创作者做 Spaces、线程互推、访谈,不仅能借粉丝,还能提升账号调性。 > 这是比单打独斗更快的破圈方式。 3. 多和圈内人互动 > 线上线下都要保持露面和交流。 > 即便调侃“山东人”,谁不喜欢待人友善、处处给足面子的人呢? > 像 @MaraCakeHotSale 进圈没多久,但见过的人比很多老玩家还多。 4. 私域社群活跃 > 不要只依赖 X / Twitter 公域,尽早混进私域群,包括微信、tg等。 > 当在私域群也能混到风生水起、打成一片。做KOL也不是一件难事 这样去build账号单纯靠嘴撸要稳得多,也能在周期变化中持续放大影响力。
Crypto_Painter
Crypto_Painter8月9日 10:17
被 @KaitoAI 开除了? 其实并不是做 Infofi 难,而是在X上做账号难,如果你的账号本身就很强,你又是个有趣的灵魂,同时能够做到说人话,那么做好账号并不难! 一年前的今天,我的X账号每日流量才35000次... 一年过去,累积浏览量在今天刚好突破2亿了... 我做的事情很简单: 1. 我现实里比较孤僻,经常在家一宅就一周,所以我把想说的话都放到网络上来了... 2. 发推文对我来说是一种“输出型爱好”,写文章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和享受,而不是负担。 3. 看待任何问题、资产、市场以及现象,我喜欢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并把其他角度上的理解分享出来进行讨论。 4. 最后一点,我做这个账号的初衷是我有过强的分享欲与表达欲想要得到释放,不论是流量还是社交权重,都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 只要你的账号做起来了,撸撸Infofi真的是信手拈来... 所以千万不要把 Kaito 当作终点,不然你和那些AI矩阵号没啥区别,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分享自己的经验; 只要你自己有价值了,资源会自动找上你! 把减肥当作目标的人往往瘦不下来,但喜欢运动的人通常都很瘦很健康。
8.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