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交易与投资的统一逻辑:做时间的朋友,用距离过滤噪声】
又有一些思考,我越来越觉得做交易和做投资是一套逻辑的,这个话题是受一个理论启发的,距离产生美:
1⃣在审美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能更好地欣赏美
2⃣过近或过长的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会削弱审美效果
在投资里就是说,如果你看好一个项目,那么在仔细调研结束,确认决策后,就不要保持过度的跟踪,不然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个项目的 Bullish 认知很容易被一些细节打破,甚至可能会转向 Bearish,然后开始主动的 Fud 这个项目,所谓粉转黑如是说
考虑到 Follow 我的大多是 Backpack 老炮,那这里还是以 Backpack 举例,最开始大家接触 Backpack 而后逐渐 bullish 的过程大多数是类似的:
1⃣全新的 CEX,简洁的界面,高效的统一账户模型,有自动出借和方便的借贷池...
2⃣再研究一下发现,这家 CEX 底层架构是去中心化的,选择了可验证的合规路线,想要叩开 TradFi 的大门...
从产品到愿景,似乎都有广阔的故事可讲,于是大家都决定要在积分赛季中大干一场
但是狂热奔向认知深渊,滤镜在无穷对比中破碎,尤其是在快节奏的 Crypto,Bearish 来的也很快:
1⃣疲倦源自看似无穷无尽的赛季,毕竟人脑喜欢确定性的事物,大家更偏爱立竿见影,最好是当期投入立刻有收获的项目,但 Backpack 的积分赛季一直不明确,TGE 时间甚至是计划甚至是从来没提过,这是浇灭狂热的第一盆冷水
2⃣第二盆冷水是和其他未 TGE PerpDex 的直接对比,虽然仔细一想不在同一赛道,但能用来刷分的资金是有限的,更糟糕的是同期的存量注意力也是有限的,人家不断优化,快速地抛出一个个新的功能,别家用户享受到了更好的交易刷量体验,而我们只能看到 Armani 在社区中不断喊 Brick by Brick,但 Backpack 移动端的 K 线里至今看不到未平仓位和挂单的成本线(这里要@邻山🤣).... 细枝末节的差异最让人凉心,毕竟还是服务业性质的行业,到这里不少人的预期管理就有点崩盘
3⃣最后一盆冷水则是合规遥遥无定期,S2 好歹是给 Backpack 挂上了".eu",但美国和日本是更难跨越的大山,可能是用户和项目方的信息差异,又或许是更糟糕的情况:项目方也心无定数,到这一步就难免一转 Bearish
“Backpack 究竟是强牌慢打,故作姿态?抑或是无牌可打,牌力枯竭?”
这个问题是所有 Bullish 情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OK,用 Backpack 为例简单回顾了一下这个比较经典的粉转黑过程,可以入正题了,何为投资的距离产生美?
还是以交易来解释比较直观:
...
热门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