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交易與投資的統一邏輯:做時間的朋友,用距離過濾噪聲】
又有一些思考,我越來越覺得做交易和做投資是一套邏輯的,這個話題是受一個理論啟發的,距離產生美:
1⃣在審美過程中保持適當的時間、空間和心理距離,能更好地欣賞美
2⃣過近或過長的時間、空間和心理距離會削弱審美效果
在投資裡就是說,如果你看好一個項目,那麼在仔細調研結束,確認決策後,就不要保持過度的跟蹤,不然你會發現自己對這個項目的 Bullish 認知很容易被一些細節打破,甚至可能會轉向 Bearish,然後開始主動的 Fud 這個項目,所謂粉轉黑如是說
考慮到 Follow 我的大多是 Backpack 老炮,那這裡還是以 Backpack 舉例,最開始大家接觸 Backpack 而後逐漸 bullish 的過程大多數是類似的:
1⃣全新的 CEX,簡潔的界面,高效的統一賬戶模型,有自動出借和方便的借貸池...
2⃣再研究一下發現,這家 CEX 底層架構是去中心化的,選擇了可驗證的合規路線,想要叩開 TradFi 的大門...
從產品到願景,似乎都有廣闊的故事可講,於是大家都決定要在積分賽季中大幹一場
但是狂熱奔向認知深淵,濾鏡在無窮對比中破碎,尤其是在快節奏的 Crypto,Bearish 來的也很快:
1⃣疲倦源自看似無窮無盡的賽季,畢竟人腦喜歡確定性的事物,大家更偏愛立竿見影,最好是當期投入立刻有收穫的項目,但 Backpack 的積分賽季一直不明確,TGE 時間甚至是計劃甚至是從來沒提過,這是澆滅狂熱的第一盆冷水
2⃣第二盆冷水是和其他未 TGE PerpDex 的直接對比,雖然仔細一想不在同一賽道,但能用來刷分的資金是有限的,更糟糕的是同期的存量注意力也是有限的,人家不斷優化,快速地拋出一個個新的功能,別家用戶享受到了更好的交易刷量體驗,而我們只能看到 Armani 在社區中不斷喊 Brick by Brick,但 Backpack 移動端的 K 線裡至今看不到未平倉位和掛單的成本線(這裡要@鄰山🤣).... 細枝末節的差異最讓人涼心,畢竟還是服務業性質的行業,到這裡不少人的預期管理就有點崩盤
3⃣最後一盆冷水則是合規遙遙無定期,S2 好歹是給 Backpack 掛上了".eu",但美國和日本是更難跨越的大山,可能是用戶和項目方的信息差異,又或許是更糟糕的情況:項目方也心無定數,到這一步就難免一轉 Bearish
“Backpack 究竟是強牌慢打,故作姿態?抑或是無牌可打,牌力枯竭?”
這個問題是所有 Bullish 情緒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OK,用 Backpack 為例簡單回顧了一下這個比較經典的粉轉黑過程,可以入正題了,何為投資的距離產生美?
還是以交易來解釋比較直觀:
...
熱門
排行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