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gglayer v0.3 已發佈。 大多數橋樑仍然依賴於 「只要相信我們 」的氛圍。 這個版本終於翻轉了模型: “不要相信 Bridge,驗證狀態。” 讓我向您介紹一下發生了什麼變化以及為什麼它很重要 👇
Agglayer
Agglayer2025年6月24日
Agglayer v0.3 mainnet is live. This security upgrade lays the groundwork for non-CDK chains to join, starting with Polygon PoS by the end of Q3. Chains can prove state and connect, securely and without rewriting architecture. Next stop: fast interop (sub 10-second crosschain transactions)
在 v0.3 之前,Agglayer 主要專注於驗證跨鏈訊息,而不是鏈內發生的事情。 假設鏈 A 向鏈 B 發送 100 USDC。舊模型只是驗證了「發送 100 USDC 的訊息」被傳遞。但它並沒有證明: - Chain A 是否真的從你的錢包中扣除了 100 USDC - 或者鏈 B 是否正確鑄造了代幣 你相信音序器或橋接邏輯會「做正確的事」。 在 v0.3 中,Agglayer 添加了對這些內部步驟的完整驗證。它會檢查: - 鏈 A 上的狀態轉換有效(例如扣除餘額) - 鏈 B 上的橋接行為和聲明與實際發生的情況相符 不再盲目信任。現在一切都可以證明。
Agglayer v0.3 是對悲觀證明的重大升級。 核心思想?鏈現在附上一個證明,表明他們已經根據自己的規則正確地完成了自己的區塊。 可以把它想像成結算的 #2FA:一個因素是狀態差異,第二個因素是該區塊是誠實構建的證明。
Agglayer v0.3 的安全性透過三步驟流程得到加強: 1️⃣ 狀態轉換證明證明自己的狀態轉換(通過 zk 證明或 ECDSA) 2️⃣ AggProver 證明驗證狀態轉換證明和橋接約束(即退出、根變更) 3️⃣ 最後,整個事情重新執行。這使得整個系統可驗證且防篡改——沒有捷徑,沒有信任假設。 每個步驟都在 zkVM 中執行,我們使用 @SuccinctLabs SP1!這是每個鏈狀態承諾三個 SP1 證明!三重信任! 它是無需信任的、模組化的,而且更加安全。 讓我們逐一解釋每一層:
第 1 步 — 狀態轉換證明 這是每條鏈證明其內部狀態轉換有效的地方。 如果您是 zk rollup,則會產生完整的有效性證明(例如,Plonky2/3、STARK 等)。 如果不是,您可以使用 ECDSA 簽署新的狀態根目錄。 這裡的目標是:證明「我誠實地處理了這些交易並更新了我的狀態」。 輸出是局部狀態的證明——它還沒有說明橋接器,只是內部正確性。
11.3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