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 在这篇文章中深入分析了 @campnetworkxyz 的核心竞争力,不单单是讲技术或概念,而是从创作者和用户的角度出发,讲诉了这个项目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内容创作和分发的方式。 Camp 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关注“版权”问题,而是在于构建一个动态的链上 remix 路径图谱,把每一段内容的使用、再创作和分发都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网络。 另外Ray 提到的 remix 路径图谱让我很有感触。 这不仅仅是记录谁拥有内容,而是记录内容如何被使用、被二次创作、被商业化。 比如一段旋律,可能先被做成 Lofi 音乐,再被漫画项目作为背景音乐使用,最后还可能被广告公司剪辑成品牌宣传片。 每一次 remix 都带来了新的价值流动,而 Camp 正是在用这种方式保证每个参与者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公平分润。这不只是一个静态的版权管理,它是一个动态的生态,任何参与者都能从中获得回报。 包括这篇文章提出的创作者激励机制。 相比于传统平台依赖流量的分发方式,Camp 为创作者打开了一条链上收入通道。每次创作的 remix,都能让创作者看到自己内容的使用和收益。这个系统既有激励又有透明性,每个创作者都能掌握自己内容的去向和价值流转,这种机制无疑会激发更多创作者的热情和动力。 最后值得学习的是,Ray 提到的Camp 的 tokenomics 设计,强调了它如何通过 token 实现内容的质押、支付和回购机制,从而确保整个生态的健康循环。通过这种方式,Camp 不只是一个内容平台,它是一个为创作者提供持续回报、激励并赋能的生态系统。 看到这篇文章,不由自主的想到,Camp 真正做到了从根本上给创作者带来实际收益的同时,还推动了内容创作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创新,更是让创作者可以在这个生态中获得长期利益的商业模式,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Ray.UST
Ray.UST8月6日 14:08
AboutCamp: IP这个赛道真正的护城河在哪里? 我从小就对 IP 类产品特别着迷。自幼学钢琴,听 Hans Zimmer 的配乐长大,也沉迷于各种电子游戏,从 MOBA 玩到主机游戏,从 DOTA 一路玩到《赛博朋克 2077》。 越长大越意识到一个道理: 对于艺术来说,天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适合天才创作的环境和机制。 后来接触商业,我又发现:为什么有些地方能诞生传奇,有些地方却只能孕育平庸?本质上也是系统设计的差异——一个高效自洽的系统,才能制造迅速转动的飞轮。 今天来聊聊 @campnetworkxyz ,一个我在概念和商业模型上都挺认可的项目。我会从商业视角出发分析它的策略路径,再来推演一下它可能的扩张打法。🧵🔽
6.1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