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閒置 USDC 每天都在被摧毀。 大多數人認為穩定幣是「安全的」,因為價格保持在 1 美元。 但有一個隱藏在明面上的財富殺手:
1/ 在過去的50年中,100美元的購買力已經損失了約85%。 這並不是因為市場波動。 而是因為通脹——對所有現金的無聲稅收。 勞工統計局通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追蹤這一點。它每月測量超過80,000項商品的價格變化。
2025年6月發生了以下事件: CPI在一個月內上升了0.30%。 閒置的USDC賺取了0.00%。 實際回報:-0.30%。 你的「穩定」幣在30天內變得價值減少了0.3%。 將這個數字乘以12個月,你將面臨嚴重的損失。
3/ 當你了解CPI是如何構成的時候,情況會變得更糟。 住房佔了1/3的權重。食品、能源、醫療保健、交通 - 都是每月追蹤的。 而且,他們現在每年更新權重。 價格飆升的類別在明年會減少其權重。
4/ 產生收益的穩定幣正在反擊: sUSDe: +0.05% 實際回報 sUSDS: +0.08% 實際回報 3個月國債: +0.06% 實際回報 數字雖小,但都是正數。閒置現金每個月的CPI數據一旦為正,就保證是負回報。
5/ "但通縮怎麼辦?價格下跌聽起來不錯" 日本曾經進行過這樣的實驗:1995-2012年。 消費者停止消費(今天為什麼要買,如果明天更便宜?) 經濟停滯了20年。 所以現在,中央銀行的目標是2%的通脹,以鼓勵消費。
6/ 三種力量驅動通脹: 需求拉動: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商品 成本推動:供應衝擊(石油禁運、運輸瓶頸) 貨幣擴張:中央銀行印鈔速度超過經濟增長。
7/ 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1971)將美元與黃金掛鉤,價格為每盎司35美元。 這一限制限制了貨幣印刷,保持了價格穩定。 尼克森於1971年結束了可兌換性。自那時起,沒有錨定。貨幣供應增長沒有上限。 通脹變得結構性。
8/ 所以,對於有收益的穩定幣: 實際收益 = 名義收益 - 通脹率。 如果國庫券支付5%,而CPI為3%,則實際收益為2%。 負的實際收益意味著你的錢在購買力上正在縮水。
9/ 對我來說,選擇很簡單: 靜置的資金在0% = 每個月保證實際損失 賺取收益的資金 = 打擊通脹的機會 即使是適度的收益在我們的30天測試中也超過了CPI。 你閒置的USDC並不是「安全的資金」。它正在慢慢貶值...
10/ 無論如何,完整的分析和更多細節在 將會分享更多關於穩定幣的資訊,所以如果這對你有用,請持續關注。
4.3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