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 Linus (@thesephist) 討論了技術和軟體如何可能啟用「超代理的工具」,放大我們的人性,而不是削弱我們。 Linus Lee 的使命是利用軟體幫助我們成為更清晰的思考者和更具創造力的夢想家。 今天,他正在構建和探索 AI 如何使 @ThriveCapital 的團隊受益。多年來,他建立了超過 100 個個人項目,同時在 Notion、Betaworks 和 Replit 擔任不同角色進行研究和開發。 重點: - 界面如何能更像逐步導航或地圖,權衡目的和手段 - 為什麼優秀的工具既抽象又引入複雜性 - 為什麼在紙上進行長除法可能會指引我們新的思考工具 - 為什麼 LLM 沒有「真正的普遍性」,即使我們說服自己相反 - 當我們說人們「聰明」、「有裂痕」或「尖銳」時,我們所指的潛在空間的映射 - 將工程思維帶入系統、產品和團隊的樣子 - 為 Thrive 團隊構建一套「鋼鐵人套裝」 - 夢想、美和驚奇作為我們技術探索的引擎 在以下所有平台上可用,包括文字稿。
Dialectic with Jackson Dahl
Dialectic with Jackson Dahl8月4日 21:48
第24集:Linus Lee - 讓生命充滿活力的工程 Linus Lee (@thesephist) 是一位建設者、工程師和作家,他探索軟體如何增強我們的能力、人性和自主性。他在 @ThriveCapital,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從事人工智慧的建設、研究和諮詢,並持續撰寫和開發個人專案。 之前,Linus 在 @NotionHQ、@betaworks、@Replit 等公司擔任研究或工程職位,並在業餘時間建立了超過100個個人專案,包括他自己的程式語言和他日常使用的大部分工具。他的大部分工作、寫作和專案圍繞著語言、知識工作、思考工具、機器智能和創造力的潛在空間。 我們首先討論技術如何集中或分散權力,並增強或削弱我們的自主性。然後,他解析了他關於工具的工具性和參與性介面的框架,為什麼在工具中代表性如此重要,並討論了「思考工具」的實際意義。我們還討論了LLM工具的現狀,以及它們如何變得更強大,以及潛在空間如何被編碼以幫助我們理解更多質性領域。這與他在Thrive的工作和方法相互交織,我們詳細討論了這一點。 Linus 對技術如何使我們更人性化或不人性化的方式非常敏感,這在整個過程中都有所體現。技術不是注定的:我們想像和創造的未來完全取決於我們。我們會將自己優化成非人類的存在,還是夢想著成為美好的事物? 時間戳: 2:23 - 價值觀與技術作為自主性的放大器 9:57 - 工具性介面與參與性介面 20:05 - 代表性、抽象化與揭示複雜性 33:23 - 夢想思考工具,特別是超越文本的工具 48:06 - LLM、機械思維及如何超越我們的理解 57:42 - 人的嵌入 1:01:16 - 將嚴謹性和工程方法應用於與LLM的合作 1:08:26 - 與AI合作:讓代理為你工作與加速你的技藝 1:11:10 - 使用LLM探索潛在空間 1:14:58 - 在Thrive工作:在風險投資公司或服務業建立內部工具並認真對待軟體 1:28:09 - 組織中偉大工程的樣貌 1:33:50 - 人性、活力與技術 1:39:41 - 夢想、美學、意象與有意引導技術 1:46:09 - 迷失於驚奇 逐字稿和所有鏈接請參見下方。
所有連結與逐字稿: Spotify: Apple: YouTube:
14.4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