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1/
Solana 正在推出自推出以来对其核心协议最重大的变化:一种名为 Alpenglow 的新共识机制。
该线程详细介绍了 Alpenglow 的工作原理、它与以太坊的权益证明的比较,以及这对开发人员、用户和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
2/
Alpenglow 用两个新组件取代了 Solana 原来的历史证明 + Tower BFT 共识:
– 转子,用于快速块传播
– 投票者,用于快速简单的投票
目标是提高吞吐量、简化协议并将最终确定时间缩短 100 以上×
3/
在 Alpenglow 的领导下,Solana 在 ~150 毫秒内实现最终确定性。
这是确定性的最终性。一旦交易得到确认,它就是永久性的。不是概率的,不是“乐观的”。
它取代了 Solana 之前在 Tower BFT 下的 ~12.8s 最终确定性,并完全删除了 PoH。
4/
转子使用纠删编码碎片和单跳继电器来有效地传播块。
Rotor 不依赖领导者上传带宽或八卦树,而是使用权益加权中继使总网络带宽饱和。结果:传播速度更快,延迟更低。
5/
Votor 用双模式流程取代了 Tower 的投票锁定和多轮最终确定性:
– 如果 ≥80% 的权益票,则区块在一轮内最终确定
– 如果≥60%的选票,则两轮同时进行
最终性 = min(δ₈₀%, 2×δ₆₀%),其中 δ = 这些权益百分比之间的网络延迟。
6/
事务终结性 = 当事务变得不可逆时
这很重要,因为在那之前,它可能会被审查、重新排序或放入分叉中
最终性是抗审查和链下信任的关键
Solana 现在在 ~0.15 秒内完成以太坊需要 ~12.8 分钟(2 个纪元)
7/
块状生产时间:
– Solana (Alpenglow):400 毫秒固定插槽
– 以太坊:12 秒插槽
吞吐量:
– Solana:实践中 1,000+ TPS
– 以太坊:L1 上 ~30 TPS(依赖 L2 进行规模化)
终局:
– Solana:~0.15 秒
– 以太坊:~12.8m
8/
以太坊优先考虑去中心化和安全。
它容忍 33% 的对抗性权益,并拥有 ~1M 验证者。最终确定性停止,离线 >1/3。
Solana 容忍 20% 的恶意 + 20% 的离线质押。~2K 验证者。集中式,但针对实际条件下的速度和容错性进行了优化
9/
以太坊的设计现在越来越多地将 L1 视为数据可用性和最终性层。(RISC-V 提案进一步明显)
执行预计将在汇总 (L2) 上进行,它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但提供更快、更便宜的 tx。
Solana 直接在 L1 上处理执行和共识。
10/
这种分歧是战略性的:
以太坊倾向于模块化架构:
– L1:最终性 + DA
– L2s:执行 + 用户体验
Solana 仍然是单体的:共识、执行和结算发生在同一层。只是现在有毫秒级延迟。
11/
关于开发者用户体验:
– Solana 最终性允许实时确认交易
– 无确认轮询或块深度逻辑
– 投票 txs 被删除。更清洁的应用程序代码
– 执行 + 最终确定性 = 一步
以太坊开发人员必须考虑重组风险、L1→L2 桥接和最终确认
12/
关于用户体验:
– Solana UX 既快速又便宜(亚秒级交易,<0.001 美元)
– 以太坊 L1 安全但速度慢且昂贵
– L2 改善了以太坊 UX,但增加了认知和技术开销(桥梁、网络切换)
Solana 直接在 L1 上提供体验。
13/
通过 Alpenglow 共识,复杂性也得以降低:
– 消除了 PoH
– 通过 BLS 证书进行链外投票
– 无投票垃圾邮件
– 自动跳过领导者故障
这提高了验证者的效率,并降低了硬件成本上限,尽管性能要求仍然很高。
14/
安全性权衡:
– Solana:容忍 <20% 的对抗性股份
– 以太坊:<33%
Solana 用最坏情况下的拜占庭安全换取了最好的性能和更快的恢复。
以太坊优先考虑受到攻击的可预测性和稳健性。
15/
对应用的影响:
Solana 现在支持实时链上应用程序:
– 订单簿 DEX
– 高频交易
– 链上游戏
– 社交协议
– 付款和汇款
– 实时 DeFi 自动化
无需 L2 即可实现可用延迟。
16/
底线:
以太坊是模块化汇总堆栈的安全、去中心化基础层。
Solana 是一个针对实时使用进行优化的高性能单片链。
Alpenglow 并没有试图复制以太坊,它提供了根本不同的区块空间。
相应地选择。
3.63K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