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我認為大多數區塊鏈未採用異步執行的主要原因很簡單:當用戶看到他們的交易被確認時,他們期望結果能夠立即可用,因為他們的後續行動依賴於此。
雖然使用延遲執行可以在本地模擬與非爭議狀態(例如轉帳/批准)相關的交易結果,但這些也是不會對同步執行造成太多負擔的交易類型。
這一點使得異步執行成為一個不太具吸引力的選擇,考慮到:
1. 額外的開發成本
2. 客戶端在交易處理上的非平凡條件(檢查交易是否可能觸及爭議狀態,並選擇等待鏈上的結果或在本地模擬)

8月11日 03:59
今天寫一些關於非同步執行(即延遲執行)的內容。
這是 Monad 的 "大想法" 之一,事後看來會顯得顯而易見:一旦交易順序確定,狀態也就確定了。
你可能不知道,但在大多數區塊鏈中,包括以太坊和索拉納,評估一系列交易(即一個區塊)的節點必須在投票過程中就該系列交易的結果(即這些交易之後的狀態根)達成一致。
這要求他們在回應投票之前執行這些交易,這顯然大大縮小了他們可以預期完成的工作量。這種期望過於嚴格,也是區塊鏈吞吐量如此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絕對是一條有趣的道路,但歷史顯示,技術上應該能夠提供更高性能的範式,往往因為額外的複雜性而未能實現採用。
例如,TON中的異步執行(雖然它與Monad的非常不同,但在理論上也更好)是我聽到的開發者主要抱怨的點,而且它也沒有帶來任何合理的性能提升。
@MaxResnick1 我也不明白為什麼你一直重複說在最終狀態方面它的速度確實更快。
在延遲方面,顯然是的,但這不是我帖子中的重點。
8.4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