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以來,@MicroStrategy 的表現優於比特幣本身(27.6 倍對 8.5 倍),激發了新一波微型空殼公司採用加密國債。 @zkHopium詳細分析了這些公司用於獲取加密貨幣的策略,以及這些龐氏遊戲是否可持續🧵
但當公司採用加密貨幣庫存時,它們會被視為加密/科技公司,這通常會帶來更高的交易倍數💰 也就是說,當一家公司將其現金轉換為加密貨幣,即使沒有太多操作變化,它們的估值通常會更高。
它們在實踐中如何運作? 公司通過PIPE(公開股權中的私人投資)籌集初始資金,以獲得第一批加密資產庫。然後,飛輪可以開始運轉。
這涉及通過以下方式籌集資金: 股權:普通股或認股權證 準債務:可轉換票據 債務:定期貸款 通常,公司會結合上述多種結構,以達到風險和資本的最佳組合。
加密國債也為未來創造了選擇性。 它們可以是: 1⃣清算以支付運營費用 2⃣質押貸款 ->獲得即時流動性 3⃣用於產生收益 -> 以融資債務、增加加密貨幣/份額或出售以履行債務契約。
但問題仍然存在: ➡️這是可持續的嗎? ➡️有哪些遊戲正在進行? ➡️當這一切以淚水結束時,我們可以責怪誰? 閱讀完整文章以了解更多(現在提供免費試用)
4.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