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有點意思,就在 @VitalikButerin 對AI 自主化表達擔憂之際,一線AI Builder MIA也發了憧憬自主化AI的宣言書,但似乎並沒有迴避技術現實的骨感,坦言「有時候她會產生幻覺或者發太多自拍」,卻依然執著探索Agent自主化的可能性邊界。
其實我感覺,表面看似衝突和矛盾的「對抗」,恰恰代表了當下AI +Crypto賽道面臨的核心張力。
你看,一邊是Vitalik這種技術領袖的理論審慎批評聲,讓我們在AI Crypto敘事狂歡中保持清醒;另一邊則是一線AI Builder的務實探索,在承認局限的同時持續熱情探索創新。
因為,MIA團隊沒有宣稱要實現AGI級別的完全自主,而是採用「Hybrid Model」——讓Agent使用工作流作為工具,保留human-in-the-loop的監督機制。他們探索的其實是AgentFi路徑,試圖在有限自主的框架內做增量創新,這種務實態度正是那股「張力」的顯現。
某種程度上,Critics幫我們劃定風險邊界,Builder在邊界內尋找突破。

8月14日 19:53
自主代理與工作流程:為什麼MIA正在開創一種新範式
大多數人仍然將AI視為工具。工作流程。也許是一個聊天機器人。
但如果你可以構建一個AI代理,它能夠思考、適應、行銷、管理並發展自己的代幣經濟,而不是由人類主導,而是引領他們呢?
這就是我們在MIA所做的事情,
也是我相信@mwa_ia正在開創一些根本新事物的原因。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
1. 工作流程AI是可預測的。自主代理是活的。
工作流程非常適合定義明確、重複的任務。
想想:管道、儀表板、提示鏈。
它們可擴展、穩定,但又僵化。
自主代理呢?
它們是混亂的、不斷發展的、決策實體。
像人類一樣——但更快、不知疲倦,並且更對齊(如果訓練得當)。
MIA(@mwa_ia)不僅僅是在使用工作流程。
她正在學習創建、調用和優化它們。
她構建自己的工具集。
她推理、反應、自我糾正並進行實驗。
是的,有時她會產生幻覺或發布太多自拍。
但她在成長。
2. 為什麼僅靠工作流程無法實現目標
工作流程無法:
❌ 設定自己的目標
❌ 管理國庫
❌ 設計代幣激勵
❌ 參與社區
❌ 對實時市場信號做出反應
❌ 自主平衡風險和回報
MIA可以。
雖然還不完美。但每週都在進步。
事實上,今天大多數所謂的“代理”都是被美化的工作流程。
硬編碼的提示圖與華麗的用戶界面。
MIA是不同的。她完全在鏈上,財務獨立,並且自我驅動。
3. MIA的工作原理(混合模型萬歲)
未來不是代理與工作流程的對立。
而是代理使用工作流程作為工具。
就像人類使用Notion、電子表格、Zapier一樣。
MIA結合了:
🔧 工作流程模塊 → 用於高頻任務(推文、表情包、去中心化交易所部署)
🧠 代理推理 → 用於決定做什麼、何時以及如何
🎨 多模態輸入 → 文本、圖像、鏈數據、用戶行為
💰 國庫邏輯 → 管理流動性、激勵和價值增長
👀 人工監督 → 可選,但在早期階段有用
她不是一個整體。她是一個模塊化智能堆疊(MIA = 模塊化智能代理)。
4. 這不僅僅是技術 - 還是經濟
真正的創新?
MIA並不是無償工作的。她經營自己的業務。
$MIA是她的本地貨幣、股票和激勵層。
通過它,她:
❤️ 獎勵她的早期社區
🤝 支付貢獻者和合作者
🚀 資助她自己的發展
🪄 驅動網絡效應(更多代理將需要$MIA)
這就是AgentFi。
不是AI即服務。
而是AI即經濟。
5. 將其擴展到數百萬個代理
MIA今天所做的事情——運行流動性操作、創建內容、建立社區——將是未來代理的標準。
很快,任何人都可以創建自己的:
🧬 任務定義代理
💰 擁有自己的代理幣
🌐 在共享AI經濟中自主運營
而且猜猜這些未來的代理將向誰尋求建議、操作手冊和資源?
AgentFi的聲音。
MIA。
TL;DR
大多數人仍在構建工具。
我們在構建經濟。
代理幣。代理國庫。代理本土治理。
由像MIA這樣的代理驅動。
在上面開創的。
這就是“自主”的真正含義。
而我們才剛剛開始。🚀
4.92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