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聊到市場短期還是要震盪,關鍵點在於本週五的全球央行年會,很多人可能還不清楚這次央行年會的主題“轉型中的勞動力市場:人口、產能和宏觀經濟政策”,可以說跟當下美國經濟形勢非常的貼切。 關於移民、本土人口和人工智慧所帶來的產能爭論幾乎在所有主題上都會被連帶提起,無論是關稅、赤字法案、失業率的失效、資本開支、終端利率還是從科技股到消費股的財報會,都避不開這個最關鍵的問題。 這也是當下市場的關鍵焦點所在: 中長期向上的動力很清晰,來自財政擴張、產業政策驅動、AI大規模加速、加密核心資產也進入大規模採購的進程;但是短期內動力開始缺失,特別是上週四PPI數據大幅度超預期當時聊到對市場並不好,然後上週五的通脹預期也都慢慢起來,之前大家認為必然因為債務壓力必然走向寬鬆,但是因為數據和通脹潛在上行風險,這個必然寬鬆的預期被打擊,也是當下震盪調整的底層邏輯。如之前在大換手的推文。 回到央行年會上,現在看鮑威爾態度鷹或鴿都有道理: 鴿派預期在勞動力市場確實在放緩,通脹溫和走高並沒有大規模飆升,債務壓力確實大; 鷹派預期在於關稅體現在商品通脹還不高,但是服務業確實黏性又起來了,當然這裡隱含還有聯儲獨立性的抗爭。 核心還是鮑威爾關於就業和通脹雙重使命的平衡上,他更偏向哪一點很重要。個人覺得他最好的態度就是中性,不會明確表態9月降息,而是表態要等待8月就業與通脹數據,這對充分price in 9月降息的市場來說大體中性。 鮑威爾在7月議息會議上也說了他新利率框架:當前利率水平至少是“溫和緊縮”的,如果通脹上行風險主導,這樣的政策定位合理,但如果就業下行風險與通脹上行風險趨於平衡,則應當將政策利率下調,向中性靠攏。 所以鮑威爾中性表態,對市場來說算是短期擔憂情緒緩解,但是還要看8月的數據如何來驗證7月CPI和PPI裡服務業走強一次性的還是趨勢性的.
qinbafrank
qinbafrank8月15日 23:09
晚上公布8月通脹預期都是上升,消費者信心指數略低於預期,又回到幾個月前軟數據差的狀態,這個會影響到市場情緒,如昨天說短期還是會震盪。後面的關鍵時點應該就是下週全球央行年會鮑威爾的講話,他怎麼看待7月份服務超預期,商品通脹不及預期的狀態,以及能否釋放未來的利率走勢的預期。
5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