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债务泡沫接近极限】 中国的总债务与GDP比率已达到336%,创下历史新高。 在过去10年中上升了78个百分点,从其结构来看情况更加严重。 👇
The Kobeissi Letter
The Kobeissi Letter10月22日 04:53
中国的债务泡沫正在扩大: 中国的总债务与GDP比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了创纪录的336%。 这一数字在过去10年中上升了78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的债务与GDP比率最高,达142%,其次是政府的93%。 自2015年以来,政府的比例已经翻了一番以上。 与此同时,家庭和金融企业的债务与GDP比率分别为60%和41%。 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未如此负债累累。
【核心问题是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非金融企业的债务已达到GDP的142%,其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SOE)和地方融资平台(LGFV)。 为了维持增长,进行了基础设施投资,积累了大量债务,但盈利能力极低。 ➡️ 整个经济已经变成了“杠杆依赖型”。
【政府债务自2015年起翻倍】 目前占GDP的93%,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面临土地收入减少的困境。 地方政府持续发行表外债务,静悄悄的财政危机正在进行中。 ➡️ 中央政府并不能永远救助,未来可能会迅速恶化。
【中国的家庭正在悄然崩溃】 家庭债务占GDP的60%,其中大部分是住房贷款。 房价下跌与收入停滞交织,形成了资产负债表衰退(与日本90年代的情况相同)。 ➡️ 资产减少但债务依然存在──消费将会降温。
【金融行业看似稳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表面上看,GDP占比为41%,似乎很低, 但实际上存在大量影子银行、表外贷款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的投资产品。 ➡️ 风险只是“看不见”,一旦流动性停止,可能会迅速暴露出来。
中国的增长模式(债务驱动型投资)可以说已经到了极限。债务的增长率超过了GDP的增长,资本效率急剧下降。通缩风险加剧。 ➡️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进入“杠杆化停滞”。
今后可能出现的展望如下👇  ○名义增长率下降(2〜3%)  ○地方债务违约增加  ○人民币贬值压力  ○大宗商品(铁矿石、铜等)价格下跌 全球市场可能低估了中国的结构性去杠杆化。 中国正从“借钱增长”阶段,逐步转向“增长还债”阶段。这个过程漫长且伴随痛苦,且很可能会转向通货紧缩。 这不是2025年的事情——而是未来十年主导的主题。
19.3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