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0G聯手HackQuest:構建真正面向未來的、開放的AI開發者生態
0G @0G_labs 與 HackQuest @HackQuest_ 的深度合作最近在開發者社區裡引發了不小的關注。作為一家剛剛完成410萬美元融資的開發者教育平台,HackQuest正在成為Web3領域教育基礎設施的重要參與者。而0G作為最早與其達成深入合作的去中心化AI模組化公鏈,顯然正在佈局一件更具結構性意義的事——構建一個真正面向未來的、開放的AI開發者生態。
從某種角度來看,AI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最具戰略意義的資源,但目前它仍高度集中在少數科技巨頭手中。這種中心化模式帶來了不少現實問題:用戶數據被濫用、算法決策不透明、收益分配機制不公開。AI本該是一種普惠性的社會資源,但在現有的結構下,它更像是大廠的“私有領地”。這也恰恰解釋了為什麼“去中心化AI”正在從一個技術概念演變為一種倫理訴求。
去中心化AI試圖回應的正是這些根本性質疑。它強調開放與共治:任何人都可以參與AI的訓練與推理過程,算法可審計、行為可追蹤,真正讓“AI不再是一個黑箱”。更重要的是,分佈式架構增強了系統的抗脆弱性,不再存在單點失效導致服務全面崩潰的風險。在某些高敏感或高價值場景中——例如醫療、金融、公共治理——用戶甚至可以對AI的推理過程進行驗證和溯源。這種可驗證性,恰恰是中心化系統難以提供的。
而從技術架構來看,0G選擇以模組化路徑切入這條賽道,是相當值得推敲的。目前絕大多數AI系統仍建立在封閉、高度耦合的架構上,擴展性受限,數據流轉也不透明。相比之下,0G從第一層開始就貫徹模組化思路,包括可獨立升級的執行層、共識層、存儲層,並兼容現有EVM生態應用。其存儲層0G Storage採用糾刪碼和Proof of Random Access(PoRA)機制保障數據安全與可用性;數據可用性層(DA)則通過VRF隨機選擇節點達成共識,在擴展性與可信性之間尋找平衡。
此外,0G Serving架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服務調用SDK,支持AI模型的推理與訓練流程,並可集成自動化支付機制。而去中心化Alignment Nodes的引入,則試圖在保證系統效率的同時,將治理權真正交給社區。這一整套設計,在理念上已經跳出了“鏈上AI”的簡單想像,而是重新構想了一個完整、可協作、可驗證的AI基礎設施。
當然,模組化也並非沒有挑戰。分佈式系統天然的延遲和協調複雜度依然存在,不同模組間的互操作如果缺乏統一標準,可能導致生態碎片化。這些都是技術層面亟待回應的問題。
儘管目前0G尚未進行TGE,但其在融資和生態建設方面的進展已經相當引人注目。今年一月,項目披露已獲得3.25億美元的融資,這些資金將被主要用於產品擴展和開發者社區建設。從測試網數據來看,鏈上交易量已突破6.5億,賬戶數超過2200萬,驗證人節點達到8000個,分片峰值TPS接近1.1萬——這些數字即使放在一線公鏈中也是相當有說服力的。
除了底層設施之外,0G也在應用層推動創新,其提出的iNFT(智能NFT)概念尤其值得注意。iNFT的本質是將AI Agent封裝為可擁有、可交易、可授權甚至可收版稅的NFT單元,這徹底重構了AI智能體的所有權和經濟模型。它所遵循的ERC-7857標準支持加密元數據和動態更新機制,意味著智能體可以不斷進化、持續增值,同時保障元數據與所有權同步轉移——買家拿到的不再是一個“空殼NFT”,而是一個真正可用、可迭代的AI資產。
回過頭看,0G與HackQuest的合作遠不止是一次普通的生態聯動。它更像是一次面向未來的架構實驗:通過支持開發者從教育階段就開始接觸去中心化AI的範式,0G實際上是在為自己、也為整個賽道培育第一批“原生建設者”。這種從源頭開始佈局的策略,或許比短期內追求應用數量更有長期價值。
目前來看,0G在理念、架構、資金與生態四個維度都展示出了相當程度的競爭力。而它選擇以模組化、可驗證、開放協作為核心的AI路徑,也恰恰符合下一代AI系統對透明、可信和抗審查的追求。真正的挑戰可能在於:它能否在性能體驗、標準統一和合規適配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並最終將這套願景轉化為真正可用的全球性網絡。
#0G #HackQuest #AI @0g_CN

3.92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