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聯儲的批評者,有時讓人感到沮喪的事情之一是,往往需要幾年才能說出「我早就告訴過你了」,到那時你的警告已經無法挽回,沒有人再太在乎了!
這個例子很好地體現了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在COVID-19時期的主要街道貸款機構(MSLF),該機構旨在幫助那些本來健康的小企業在危機中生存,通過向它們提供普通銀行不會提供的信貸。
我注意到這兩個計劃最終都成為了昂貴的失敗,原因在於很少有企業利用它們,而且許多利用它們的企業也不值得信貸——無論是來自聯邦儲備還是其他任何地方。換句話說,普通銀行並沒有忽視值得信貸的借款人。
根據其條款和結構,MSLF幾乎與其前身沒有區別,這使得其表現不佳幾乎成為必然的前景。值得注意的是,負責MSLF的美聯儲官員似乎對其1930年代的前身完全不知情!
因此,因為不知道他們的歷史,他們最終做了聖塔亞那所警告的事情,也就是重蹈覆轍!(不用說,儘管許多媒體報導了他們,但我自己試圖啟發他們的努力卻被忽視了。)
果然,儘管美聯儲提供了相當慷慨的條件,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絕望中試圖吸引客戶而變得更加慷慨,但MSLF大多數時候卻是個失敗:在可貸款的6000億美元中,企業僅借用了可憐的175億美元。
然而,該設施慷慨的條款意味著許多借款者並不值得信貸。這些條款包括在本金和利息支付開始到期之前的漫長延遲,這意味著在不良貸款的比例開始變得明顯之前,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但現在MSLF的惡果終於回到自己身上,而該設施迄今的損失與美聯儲大蕭條時期的主街貸款設施相比,簡直顯得光輝燦爛!
正如我在上面鏈接的文章中提到的,對早期計劃的當代研究報告顯示,貸款損失率為3%,這遠遠「超過了在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要求下,私營機構所能承受的範圍。」
根據最新的(2025年10月14日 MSLF _報告_),截至目前為止,其實際損失率,扣除違約後的回收,已超過 _10_ 百分,或介於商業銀行普通業務貸款損失率的 _10 到 20 倍_ 之間。
而且,這個損失率在 MSLF 最終結束的幾年後,可能會進一步上升,甚至大幅上升。 但到了那時,不用說,沒有人會關注,因此,數十年後,美聯儲官員可能會再次重蹈覆轍。
4.7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