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同意,但如果我要为另一方辩护,我会说,如果(大前提)你相信某些内容比其他内容更有价值,那么在相对基础上,可能会有对拥有稀缺内容的需求,例如可证明是人类创作的内容与AI生成的低质量内容。如果你还相信人类的轨迹是,脑袋里装着Labubu的西兰花头会想拥有内容,因为这就是他们所知道的一切,而法币毫无价值,什么都不重要,这也可能有点道理。 人们收集奇怪的东西,他们一直这样做(邮票、豆豆熊、牙齿),但这些市场极其分散,显然不可替代且流动性不强。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今天黄金的价格大约是3300美元。相反,世界上可能只有10个人愿意为某个特别版的豆豆熊支付100万美元。这些东西也容易受到潮流/投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几代人或文化中并不持久。 就像许多创始人不想受制于旁观者的嘲讽股东和卖方研究分析师一样,我怀疑内容创作者更愿意专注于创作内容并更间接地变现他们的品牌(我也认为这更可持续),而不是将他们的所有帖子或其他内容代币化。有些东西不适合“实时”市场。 所以我不确定内容是否会被*完全*商品化,但非商品化内容的市场本身没有明确的长期价值主张,就像不清楚为什么这是获胜的模式。仅仅因为你可以金融化某样东西,并不意味着你应该金融化某样东西。 现在请在我的Zora上购买这篇帖子。
Ryan | Blockworks Research
Ryan | Blockworks Research2025年7月30日
如果你在购买“代币化内容”,你就是在接住一把掉落的刀。 内容的需求长期以来被供应所压倒,聚合者捕捉了价值,而内容的边际价格降到了零。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供应端引发爆炸,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生产出比人类历史上所有内容加起来还要多的可消费内容。 没有任何无限供应的商品能够维持非零价格。 这个论点哪里错了?
1.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