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對於所謂的「代幣化股票」的新一波產品的陷阱和風險提出了非常好的觀點,這些產品僅僅提供合成產品,沒有客戶保護,沒有他們所宣傳的真正所有權,並且通過 @ft 進行監管套利。
"一代新的區塊鏈平台正在提供合成的金融資產訪問,標榜去中心化和金融包容性,包括部分股權、指數和收益型代幣。他們的承諾令人著迷:即時結算、全球訪問,以及擺脫中介的自由。但在光鮮的界面和技術言辭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結構性現實,監管機構、機構和公眾再也無法忽視。"
"這些系統在任何有意義的治理意義上並不去中心化權力。它們去中心化了問責制,將法律義務分散到一個離岸實體的網絡、未經審計的智能合約以及掩蓋風險真實性質的用戶界面包裝中。"
這些平台的核心是代幣化產品,這些產品反映了對現實世界資產的風險敞口,但並不轉移法律所有權。用戶所獲得的不是所有權,而是一種合成代理:可編程、可交易,但最終無法強制執行。如果平台失敗、贖回被暫停,或者保管人破產,用戶將沒有法定索賠。沒有投資者保護計劃,沒有受託責任,通常也沒有任何受監管的實體。
"這種脆弱性並非偶然。它是故意的。這些平台的結構跨越了不同的法域,將治理放在一個國家,保管放在另一個國家,而代碼則運行在功能上超出任何單一監管機構控制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上。結果是一個設計上不是為了遵守規範,而是為了避免其存在可能性的系統。"
"提供合成代幣的平台應被要求進行入職檢查,提供特定於司法管轄區的風險披露,並禁止零售參與,除非用戶已展示出適當的理解和能力。法律分類應基於產品的實際功能,而不是其發行方式。如果它的行為類似於衍生品,則應將其視為衍生品。"
4.0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