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多年来,我们听到尾部风险管理者提出,尾部对冲可以降低投资组合方差,使投资者能够更有效地复合收益,最终实现更高的几何收益。这个说法是,每年将1%–3%分配给固定成本的尾部对冲,相比于单纯持有标准普尔500指数(S&P),可以改善表现。甚至有人说,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任何3个月内,20%的回撤中,他们的对冲会使投资者“恢复原状”……这意味着2%的对冲神奇地抵消了剩余98%股票配置(标准普尔500)的损失。
问题在于,这些说法大多建立在过度拟合的数据上,这些数据锚定于2008年和2020年等极端事件。当你将回溯期延长到更具统计意义的时间框架,比如70年而不是20年时,你会看到截然不同的画面。高流失尾部对冲的投资组合往往表现不如完全不对冲的投资组合。
因此,我们进行了压力测试。我们尽可能地偏向尾部对冲。
我们将其建模为一个单触碰期权:到年末为止零衰减。没有滚动,没有定价变化,没有滑点,没有衍生品带来的现实世界拖累。我们假设完美的时机:经理在波动峰值时退出对冲,覆盖整个回撤,并在确切的低点重新进入标准普尔500指数。因此,这基本上是一个2%的年度分配,在一个单触碰期权中,只要标准普尔500指数在3个月的滚动窗口内下跌20%,经理就能通过他们的对冲恢复投资组合剩余98%的全部损失。
这纯属幻想,即使对于最优秀的交易者来说也是如此。然而,我们给了他们这个幻想。
我们还忽略了费用。实际上,许多尾部对冲策略收取“定制解决方案”溢价,年成本超过2%,远高于标准对冲基金费用。
所以我们发现:即使在这些荒谬的有利假设下,单纯持有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也优于对冲投资组合。
这是否意味着尾部对冲毫无用处?一点也不。但这确实意味着,大多数静态、基于解决方案的尾部对冲——具有严重衰减和不切实际的假设——弊大于利。
所以下次有人说,“对冲亏损无所谓”时,给他们看看数学。无论如何营销,流失过多的对冲都可能悄悄摧毁一个投资组合。关键不在于你是否对冲,而在于你如何对冲,这决定了它是否增加价值或只是拖累。

13.76K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