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拉了比特币、SP500、黄金、沪深300、恒生指数过去十五年的价格数据,研究这些之间的对数收益率动态相关性。模型用的 GC-DCC,滚动窗口60天。结果有几点挺有意思的。主要变化都发生在疫情发生后五年。(图比特币与各类资产动态相关性曲线)。
1)btc和s&p500的相关性呈现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别是在进入2020年后,相关性明显上移,在过去5年整体大于0。符合传统机构入场的信号和时间。结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曲线(下图),他们的相关性在降息时突增,在加息时回落。降息时放水,流动性注入美股、比特币;加息时收紧美股和比特币呈现独立行情。
其实流动性在美股和加密之间的流动是很有趣的议题,包括这一阵子热热闹闹的微策略、稳定币行情,都可以单开一个报告细细说。(图美国联邦基金利率vs比特币与S&P500相关性曲线)
2)btc和黄金的相关性在2020年后上下起伏很明显(高至0.6,低至-0.4),主要在于地缘政治风险在这五年加大,黄金屡次突破新高。顺便把相关性系数和EPU指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对比了下(下图),明显看到每次EPU上涨突破200时比特币和黄金的联动性也处于高位。这说明比特币仍具有避险属性。
图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vs比特币和黄金动态相关性
3)相对于S&P500和黄金,比特币与沪深指数、恒生指数的动态相关性没有体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基本保持在0上下。只能说沪深恒生所代表的市场管控还是挺强的。期待2026年后香港的参与。
4)第一张图动态曲线里的三条曲线,把比特币分成了三个阶段,首先是2014年前的点对点现金阶段,是比特币白皮书里最早的定位。在这阶段兴起的暗网把比特币当作唯一支付工具,直到后面稳定币和隐私币出现比特币才逐步减少货币支付属性。
第二阶段是2014-2020年,由于比特币价格上涨过猛,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属性逐步被社区接受,整个行业基础设施、应用、金融玩法都发展起来。比特币也逐步进入传统金融机构视野。2020年后,传统金融机构入场、囤比特币成了主流甚至唯一的制胜策略。
2.4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