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與 @DannyDayan5 的訪談中,他詳細介紹了他的新金融條件模型,這一模型正在挑戰共識。 美聯儲認為這是限制性的,但增長和通脹卻有不同的看法。 為什麼丹尼認為下一波通脹可能正在升溫 ↓
增長正在回升,但通脹也隨之而來。 ➤ 第一季度GDP看起來疲弱,但去除噪音後,名義增長為5.8% ➤ 儘管美聯儲保持穩定,金融條件自四月以來已經放鬆 ➤ PMI數據顯示服務業強勁,定價能力強 通脹脈動比美聯儲承認的要大。
移民是沒有人正確建模的隱藏驅動力。 ➤ 激增的移民使潛在增長在兩年內達到3% ➤ 這一流動在2025年崩潰,將潛在GDP帶回約2% ➤ 現在即使是適度的增長也可能看起來是通脹的 美聯儲因誤讀縮小的勞動力而冒著過度緊縮的風險。
@DannyDayan5 丹尼的新框架將金融條件分解為增長與通脹的衝動。 ➤ 股票 = 家庭財富 = 需求 = 通脹 ➤ 美元走弱 = 進口價格上漲 ➤ 債券現在反映出多個相互矛盾的信號 單一指數的金融條件指數已經不再足夠了。
美元是美聯儲的盲點,這正在發出警告。 ➤ 優惠利率預期上升,即使通脹掉期上升 ➤ 鴿派的美聯儲語氣 + 特朗普潛在的美聯儲人選 = 可信度受損 ➤ 關稅 + 貿易減少 = 外國美元持有量減少 美元疲弱可能會引發下一波通脹。
為什麼市場還沒有崩潰? ➤ 如果美聯儲不在意,股票仍然喜歡3–4%的通脹 ➤ 美元疲弱使收益看起來更好,且30%的標普500收入來自外國 ➤ 機構投資者之前持倉不足,現在被迫追逐 派對將持續,直到債券市場崩潰。
@DannyDayan5 那麼現在哪些交易有效呢? ➤ 成長 ↑ + 通脹 ↑ = 看跌債券,謹慎風險 ➤ 成長 ↑ + 通脹 ↓ = 全力做多風險 ➤ 成長 ↓ + 通脹 ↑ = 風險撤出,做多商品 ➤ 成長 ↓ + 通脹 ↓ = 衰退交易 動態框架勝過靜態敘事。
@DannyDayan5 的關鍵要點: ➤ 聯邦儲備系統低估了通脹的衝擊 ➤ 移民、關稅和外匯扭曲了宏觀經濟圖景 ➤ 需要新的工具來解碼現代金融狀況 ➤ 美元是政策上最緊的約束
@DannyDayan5 查看完整集數及更多內容如下! ↓ ➤ YouTube 🎥: ➤ Apple 🎙️: ➤ Spotify 🎙️:
1.2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