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讀了幾本有關日本公司的歷史,其中我目前最喜愛的長期且異常富有成效的合作關係之一是本田的本田宗一郎和藤澤武夫。 當他在1948年創立公司時,本田43歲,已經建立並失去了第一家公司,並且或多或少是在將多餘的引擎安裝在自行車上。他在1949年通過一位共同朋友認識了藤澤。據說這次會面非常成功,他們立即開始合作。 他們的夥伴關係是一個極端的互補例子:本田負責所有技術工程、製造和生產。藤澤則負責其他所有事務,包括財務、銷售和市場營銷。他們基本上從不干涉對方的領域。 這種安排最重要的事情是,它使本田能夠將技術開發作為他的主要,實際上是唯一的關注點。本田在1959年參加了曼島TT賽,成為第一個參加世界上最負盛名摩托車賽事的日本製造商,最初並沒有取得太大成功。但僅僅兩年後,團隊就贏得了製造商獎(對本田來說,賽車也是先進的研發)。 同時,藤澤建立了一個極其複雜的全球分銷網絡。他在1959年於洛杉磯成立了美國本田摩托公司,創建了自己的分銷網絡(而不是通過現有經銷商),並在漢堡設立了歐洲業務。 在我看來,超級小鴨的創造可能是他們合作的最佳示範,這是本田對當時看似不可能的技術問題的回答:創造一款(相對)便宜、可靠且安靜的小型摩托車。超級小鴨安靜到可以在住宅區騎行,*而且*極其省油。 超級小鴨的廣告活動也非常具標誌性。藤澤故意想要吸引那些不認為自己是摩托車騎士的人,因此他們的廣告經常以學生和/或家庭主婦為主角。為了在經銷商處展示超級小鴨的簡單性,他制定了一項政策,銷售人員會主動提供教任何人幾分鐘內學會騎車的服務,再次將超級小鴨包裝成一種能夠擺脫汽車複雜性和傳統摩托車威脅的交通工具。 當然,今天,超級小鴨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機動車,銷量超過1億輛。 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我認為這兩位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他們知道何時該離開。他們在1973年一起退休,當時他們仍在60多歲,這比他們本可以的退休時間要早得多,尤其是考慮到日本公司的常規。我喜歡他們不認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天才,並且為接班人計劃了相當長的時間。本田顯然因此受益匪淺。
Tamara Winter
Tamara Winter2025年5月4日
我認為不同尋常的富有成效的友誼和深厚、持久的創造性夥伴關係是理論不足的。我真的很想更好地了解產生 Warren/Charlie、Jobs/Wozniak、Caro/Gottlieb、Will/Ariel Durant 等的煉金術。
我從這個簡介中提取了這個主題的大部分內容(其實並不是*那麼*好,但作為本田這個人的案例研究還是很有趣)。 本田檔案館也是一個享受:
想像一下與這個家伙競爭。
@anuraagsidhu 那你在本田做了什麼??
54.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