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基礎設施收購應用程式可以增加分發,但有一些細微差別可以預測其成功,因為很容易誤判這是否真的重要。 我們看到一家公司收購了一個應用程式,並假設由此帶來的用戶分發增加自動創造了一個可防禦的業務。這是棘手的,並且有一些細微差別,因為這並不總是適用。 讓我們考慮投資者對新應用程式的經典反對意見:"如果像Binance或Coinbase這樣的大型公司克隆你的產品怎麼辦?" 如果簡單的用戶獲取是防禦性的關鍵,那麼這個問題將是一個合理的交易破壞者。沒有人會在巨頭的陰影下建立一個新的應用程式。 但這並不總是正確的,我們甚至有著名的例子證明這一點,比如谷歌推出Google+以與Facebook競爭。儘管在其生態系統中擁有數十億用戶,谷歌仍然無法撼動Facebook,因為單靠分發是不夠的。 這證明了有一個缺失的因素,超越了簡單的分發。現有公司的失敗僅僅是複製和獲勝表明,單靠用戶基礎並不是一個足夠強大的防禦。 那麼,什麼將短暫的優勢與真正的結構性護城河區分開來?這歸結為幾個核心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對於競爭對手來說更難以複製。 真正的防禦性並不是建立在優越的技術或僅僅是龐大的受眾上。它是建立在三個經典經濟原則之一或多個之上。每當你評估一個業務,尤其是在收購之後,你應該尋找這些特定的屬性。 可持續商業護城河的三大支柱是: 1️⃣規模經濟: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運營成本是否變得更便宜或更高效? - 這使得它能夠在價格或利潤率上超越其他競爭者。想想亞馬遜的履行網絡;每個新倉庫使得交付對每個人來說更便宜、更快,這是一個新競爭者無法輕易匹敵的優勢。 2️⃣網絡效應:隨著更多人加入,產品或服務對每個用戶的價值是否增加? - 這創造了一個強大的鎖定效應,社區本身就是核心資產。 - 考慮LinkedIn:它的價值來自於上面大量的專業人士。一個新的專業網絡在獲得數百萬用戶之前是無用的,這為競爭者創造了經典的雞蛋與雞的問題。 3️⃣轉換成本:客戶離開服務轉向競爭對手是否困難、昂貴或不方便? - 高轉換成本使得你的用戶基礎粘性強且可預測。 - 看看Salesforce、SAP、Jira、Workday,這些可能是一些最令人厭惡的軟體,但實際上沒有人真的會離開它們。 因此,下次你看到一個主要應用程式收購登上頭條時,不要僅僅關注用戶數量。相反,使用這個視角來問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問問自己,這個業務真正擁有哪一個防禦性支柱,因為這將揭示其真正的長期價值。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