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情不佳,是適合做項目深度研究和學習的好時間。本周期我們鎖定在 #AI ,#RWA,穩定幣,#Payfi 這四大核心賽道的研究。而在美股和A股領域,我們繼續深度挖掘數據📊和大資金周期的因子影響。最近看了一個西蒙斯的紀錄片,深有感觸——在市場上,情緒是毒藥,數據才是解藥,數據永遠優於市場獲得最先與最優解。 我在美股投資了很多年,比加密還要更早一點,見過不少風雲人物,但要說真正改變了我投資格局與思維模式的,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絕對是排在前三的人物。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華爾街老炮,而是一個數學家、密碼破譯者,功成名就後才一頭扎進金融市場。 西蒙斯有句話我一直記得,他說:“市場裡埋著信號,問題是你能不能找到它們。”這就是量化投資的精髓——靠數據說話,不靠感覺拍腦袋。 從👇紀錄片,給我的一些感悟: 1️⃣從數學到華爾街:數據是武器 西蒙斯當年搞的是純數學研究,還解決過拓撲學裡的世界級難題。後來他在冷戰時期做過密碼破譯,本質上也是“找模式”的活。整體來看,數學、密碼學、金融,底層邏輯其實都一樣:混亂的表象背後,總有一些規律。 他創立的文藝復興科技,本質上是一個數學家、物理學家、程序員組成的“科學家戰隊”。他們用海量數據去找市場規律,把看似隨機的價格波動拆開,用算法捕捉那些微小、持續存在的機會。 2️⃣最牛的基金——大獎章基金 咱們在市場裡炒股,覺得年化 15% 已經是神級水平了吧?可人家大獎章基金(Medallion Fund)做到了 30 年平均年化 39%(扣掉費用)。要知道,它的費用堪稱天價:管理費 5%,業績分成 44%。就這種收費結構,還能留下 39% 的年化回報,幾乎沒有人能碰到他的肩膀。 換句話說,別人在市場裡賺點零花錢,人家是直接開印鈔機。 3️⃣數據的價值:直白講就是“別瞎猜” 做投資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憑感覺下單。今天看新聞說 #AI 火了,明天說利率要降了,全靠情緒和直覺。可西蒙斯這幫人完全不是這樣。他們幾乎不看新聞,不做宏觀預測,而是把幾十年、上百年的數據往電腦裡一扔,讓模型自己去找相關性。 舉個大白話的栗子🌰: 你炒股靠的是“感覺今天蘋果要漲”, 西蒙斯炒股靠的是“模型發現蘋果和十幾個變量有微妙的聯動關係,這個信號過去 20 年出現 500 次,有 70% 的概率賺錢”。 這就是數據的力量。它把市場從“賭博”變成了“統計學實驗”。 我常對身邊朋友說:西蒙斯的成功不是因為他聰明(雖然他確實夠聰明),而是因為他相信數據比直覺更可靠。 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沒法像他那樣組建頂級科學家團隊,但我們能學到三個東西: ✅用數據驗證自己的想法 ——不要盲目跟風。你看好一隻股票,起碼得搞清楚它的財報數據、估值水平、行業位置,別只看KOL喊多喊空。 ✅別戀戰,別死磕 ——西蒙斯說過:“如果一開始沒成功,再試一次;再不行,換個方法。”市場永遠在變,只有不斷迭代自己的方法,才能活下去。 ✅在市場上,情緒是毒藥,數據才是解藥。而數據背後,其實就是紀律。能把科學精神帶進投資,把市場當實驗室去研究,這才是真正的長久之道。
35.36K